人间四月芳菲日,梨花烟雨清明时。清明时节草木萌动、百 花盛开,自然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清明节是传统的春祭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生趣的时节,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了解清明节相关习俗,忻州市康乐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开展了“传统清明融于情,巧手绘制寄哀思”的主题实践活动。
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早期人类的祖先信仰,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节气习俗
01
扫墓祭祖
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02
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清明期间正是春风得意、春意盎然的时节,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早就已成为风俗。
03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04
荡秋千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也称“秋千节”。在南北朝时期就已流行,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05
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鸢儿”,放风筝是清明 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风筝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
清明绘清明
清明绘手报,传承先烈志!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收获和感想,围绕搜集的资料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精心制作了一份份“清明手抄报”。这一份份手抄报汇聚了孩子们的心血,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或写或画地记录下自己所了解的清明风俗或英雄故事,并以自己的方式解读清明、走近革命烈士,感受中华英魂。
清明节折“菊花”
又是一年清明时,多多菊花寄哀思。清明节菊花的花语是哀悼怀念。在这样暖暖春意的季节里,孩子们折菊花一朵,感怀清明、缅怀先烈、遥寄情思。
“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在清明节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孩子们与家人一起体验民俗,弘扬传统;缅怀先烈,珍惜生活;把握春天,承担未来。
通过本次主题实践活动,孩子们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资料整理能力,体会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感,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在活动中学,活动中做,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养,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撰稿:郑连英
编辑:于希楠
图片:三年级各班班主任
审核:梁培华
校对:杨 洋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