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康乐 > 构建共同体模式 赋能新课堂教学——忻州市康乐小学与和平小学举行校际交流及语文教师公开课赛讲活动(一)

构建共同体模式 赋能新课堂教学——忻州市康乐小学与和平小学举行校际交流及语文教师公开课赛讲活动(一)

2024年12月16日 16:50:14 访问量:153

 万千风景皆有盛衰,唯独课堂永不凋零,源于心间盈满热爱,行于寒冷仍旧昂扬。

一方讲台播撒熠熠星光,两校携手再谱教学新篇。当我校的语文公开课赛讲活动得以和平小学的助力加持,必将焕发出寒冬静美中的一季蓬勃生机。


校级赛讲   共同成长

始于立冬,行在大雪。季节皆是序章,教学宛如画卷。长达四周的公开课赛讲活动,依然开展得如火如荼。


一首《长相思》,写尽家国情,诗词浸心灵,植根后来人!五(3)班张晓霞老师在教学中以“读”贯穿整节课,围绕四个任务群展开教学:知背景,解词牌;初读词,品词意;用对比,悟相思;拓迁移,识词人。环环相扣,整体流畅。


       教学过程中,张老师以《乡愁》导入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结合写作背景,出示地图,采用跨学科的讲法让学生直观感受将士们跋山涉水的艰辛,接着又将关外的风雪交加与故园的宁静美好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词人身心分离的思乡柔情,最后拓展了纳兰性德的《菩萨蛮》,将词人身负重任,不得不离别的无奈体现得淋漓尽致。

五(1)班李佳老师讲授的《枫桥夜泊》按照新课标要求,出示四个学习任务群及学生学习任务单。抓住古诗的教学要领: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在古诗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

课堂中,李老师带着学生欣赏姑苏美景,伴唱《苏州好风光》引人入境。一段视频把大家瞬间带回大唐“安史之乱”,让学生沉浸式了解写作背景,感受诗人张继的“思乡之愁、家国之愁”。本节课,李老师采用的“读、赏、悟、写”四步法使学生提高了文学素养,增强了爱国情怀,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2)班刘越老师执教的《乌鸦喝水》一课,设置了“像乌鸦一样解决问题”的情境任务,以及三个子任务“知故事,明困难”、“巧观察,解困难”、“做实验,启思维”。整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层层递进,营造了开放、互动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力、内驱力和思维力。

刘老师的课堂紧紧围绕新课标,在读好词语、读好短语、读好短句的过程中,以辩一辩、说一说、读一读、做一做、讲一讲的形式,打开学生的思维视野,调动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1)班陈梅香老师所授课程《纪昌学射》。整堂课师生精神饱满,激情高昂。学生们轻松接受了本课的知识重点,并渗透了本课的核心与教育意义,让孩子们懂得无论学什么技艺,都需要扎实的基本功!

陈老师教学方法独特而有技巧。在学习过程中,小组互评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进步;小组长监督评价真实精准,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真真正正的小主人身份;陈老师恰到好处的现场颁奖评价,赋能学生成长。

学生们在轻松接受本课知识重点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关联、能力迁移,畅所欲言,分享自己成长历程中的坚持和付出,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三(3)班卢慧萍老师所授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构思巧妙,独具匠心,她以“开往西沙群岛的长乐公主号”引入课题,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获得知识,体悟情感。

教学中,卢老师重视朗读指导,让学生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去感受美,去感受作者的心灵,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情色彩。

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卢老师在教学环节中,精心设计为“开往西沙群岛的长乐公主号”招聘最美小导游写导游词,此小练笔旨在就文取材,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词语运用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整堂课孩子们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轻松,既是一场知识的遨游,又是一场快乐的旅行。


校际交流   助力发展

校际携手暖人心,交流引领促发展。

12月6日上午,和平小学张美平老师在我校多媒体教室进行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示范课。张老师以情境化导入新课,引出课题《三角形的面积》,紧扣新课程标准,以学生活动探究为主线,从“动手探究—方法归纳—方法运用”,环环相扣,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剪一剪、摆一摆、移一移、说一说的活动探究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张老师的课堂语言精炼丰富,评价及时到位,课中给予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活动和展示,重在对公式推导过程的讲解以及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成功地渗透了“转化”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和平小学张文娟老师给我校二年级学生执教的寓言故事《狐假虎威》,紧扣新课标理念,以“招募导演和演员”的情境,搭建学习任务框架,通过读、析、演、评、悟,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让学生在活泼、有趣、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知晓寓意。

张老师亲切的教态,耐心的引导,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剧本”内容,合作进行短剧表演,让躺着的文字立了起来,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小导演带领小演员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尤其精彩,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在解读剧本和合作表演中,读文、学词、明理。

整堂课在丰富多彩的朗读和表演中,寓教于乐,完成了有所学、有所感、有所得、有所悟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寓言的学习,明白了生活中怎样和别人相处的真谛。

躬耕课堂务实求新,细研教学行以致远。让我们心怀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期待明天的更加精彩。







编辑:彭彦华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山西省忻州市康乐小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山西省忻州市康乐小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山西省忻州市元遗山南路康乐小学
电话:13935051336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